close
如往常一般,我一張接一張的把CD放入光碟機中,iTune自動搜尋唱片訊息,一直到張燕的”箏相見”,顯示查無訊息。
這張CD是高二時候買的,CD盒早就不見踪影。這時正是Google發揮的時機…
打入”張燕 箏相見”
出現”張燕六十冥誕紀念音樂會” 。這訊息在我的心中投下了一顆震撼彈…
張燕是我在國家音樂廳聽的第一場演奏會,結尾曲”海青拿天鵝”,利用兩只不同調的古箏,展現海青與天鵝在空中追逐的緊迫氣氛。
會去聽張燕的演出,完全是被她的人生故事給吸引,跟音樂本身沒有多大的關係。
張燕小時家境清寒,於是用紙畫的鋼琴鍵練琴,考上了音樂班後補第一名,之後就一直主修鋼琴。
直到有一天,張燕經過學校的禮堂,被裡面傳出的古箏合奏“春天來了”深深吸引,隔天便去換了主修。為了加強指法,她決定副修豎琴。
文革時,她被下放種田,有近十年沒辦法碰古箏。文革後,更加珍惜和”箏”相見的日子,每每練琴一練就好幾個小時,能和箏在琴房長時間相處,是她最快樂的一件事。
張燕的成就不只在演奏上,她和先生劉起超陸陸續續創作了不少箏曲,除此之外,她還改良了古箏,使現今的古箏在音樂的表現更加寛廣。
我記得大學時,還因為她,一度加入國樂社,然而一年不到就放棄了。
好喜歡她的箏樂,沒想到她這麼年輕就過逝,好感慨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